到达净土寺时已是下午三点半。丈夫说要带儿子去山上转转,他把淑妍送到寺庙的停车场,然后就和儿子去爬山了。净土寺毗邻麦积山石窟,坐落于幽静的山谷之中,四周山峦奇特、水色秀美、林木苍翠。 淑妍独自走到古寺门口,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给丈夫打了个电话,再次嘱咐他照顾好儿子豆豆,注意安全。 丈夫带着儿子去爬寺庙后面的山了,淑妍则独自进入寺庙上香。豆豆刚满四岁,十分淘气,不在她眼皮底下时,她总是担心儿子会趁
十几年来,作家赵剑云一直在小说领域耕耘不辍,她写女性文学、儿童文学,她关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其小说聚焦女性成长、儿童成长。短篇小说《相逢的人会再相逢》较之于她之前的作品,在写作意境上更加高远,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克制,哲学韵味更加丰富。 不婚不育的小说主题反映的多是千百年来血淋淋的女性生育史。女性生育具有历史的、时代的、男权社会的具体要求,那就是生儿育女,甚至是传宗接代。这似乎成为女性在婚姻当中首先
牧场集市 从牧场去阿勒泰市的途中,有一片光秃秃的岩石地带,主要是用作停车休息的场地。夏季人多的时候,周围的杨树底下停着十几辆车,人们在树下休息的同时还不耽误观赏周边风景。不过每年会有那么一段时间,通常是秋季丰收的季节,这里将作他用——本地牧民售卖手工制作的食物或生活用品的集市。每个摊位后面还搭起白色简易毡房,累了随时躺进去休息,还可以储存货物,免得没人看摊时丢失货物。当然还有一些开着货车、赶着马
左手是矛,右手是盾 一朵花在她的体内渐趋凋谢的时候 她翻开了世界之书的另一面 在人群的深处,她是一只安静的绵羊 但在公交车上,一双拾金而昧的手 却扇了形而上的她,一记耳光 向下,向下 她的目光一再向下,落到尘埃里 甘心与草芥为伍 万水千山皆已阅尽,如今的她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清早的大街上,挤满了赶路的人们 他们怀揣自己的作业簿,开始了一天的功课 她也是其中之一 对
田耘的组诗《时光之书》,是诗人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之一。她的诗歌在现实生活深处展开思想纬度,拓展精神家园。 田耘的诗歌意象取向大都质地有光,坚硬地建立自我立场。读她的诗歌也正好弥补了我的弱项。我偏向抒情的范畴,波澜起伏的诗性滋润会让我陷入诗歌的迷阵。读田耘的诗歌让我更为清醒,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诗歌根源,诗性积累从不同的日常中获取都将是不同的收获和思想升华。 《左手是矛,右手是盾》是诗人的自我成长
一 天气非常炎热,教室里的电扇呼呼地转着。四个大学生坐在最后一排,教室的电子投屏上播放着已经看过无数遍的电影。他们是戏剧专业大四的学生。孙方平不时用余光打量离窗户最近的那个女生,她的脸庞如同鹅蛋般光滑透亮。这个叫夏雨时的美丽女生是他整个大学时期的梦中情人。 电影里,一座高高院墙的角落里生满绿色藤蔓,一对恋人在这里幽会,女人用哀求的声音说:“亲爱的,我什么都给了你,我们这辈子逃不掉贫困潦倒,但我
一 我和她的第二次见面,是在小区的药房门口。她当时推着一辆婴儿车,车把手两边挂着几个塑料袋,车底部的置物兜里装着刚买的菜,芹菜的脑袋探了出去,一颠一颠地应和她的步伐。 她留着一头银色的短发,烫了梨花烫,看上去比我的头发还多,布满老年斑的脸皮耷拉着,眼角下垂,背有些佝偻,衣着整洁干净。她进了药房后右转,又左转,消失在货架中。我告诉售货员我的感冒症状,售货员给我拿了消炎药和感冒药,还建议我吃点维生
书房背阴,双层窗帘遮得严严实实的,也没开灯,光线有些暧昧。这种氛围,很适合罗赛的心境,也很适合写这篇小说。她写作时喜欢置身于幽闭暧昧的空间,眼不见,心不乱,思绪如天马行空,畅通无阻。下午写得很顺,故事马上要进入高潮了。她停下了,这也是她的写作习惯,在最顺手的地方驻笔,再写时就更容易接续。 罗赛走到窗前,拉开窗帘。阳光水一样泼进来。其实算不上阳光,是对面窗子的反射,但她还是听见泼水一样的声音。夕阳
在繁华都市那被喧嚣遗忘的角落里,一条老街沉默而静谧地蜷缩着。老街的中段,一家“福记杂货店”静静矗立。店门的漆面早已斑驳脱落,露出陈旧的木质纹理,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招牌摇摇欲坠,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 清晨,阳光像一层薄纱,轻柔地穿过薄雾,洒在老街那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泛出微微的光晕。老福像往常一样,双手握住店门的把手,用力一推,“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阿强来啦
走廊末端那间房的窗户被茂密的龟背竹遮挡得严严实实,阴森森的没半点人气。房东太太搞了个活动室,着实出乎所有人意料。 “住在这里的都是早出晚归的单身族,能搞什么活动?” “什么都行。”房东太太直言不讳地说,“我只要人气。这房间都快长毛了。” 他是唯一对这个活动室感兴趣的人。 “太好了!我可以在这里拍电影。”他说。 “拍电影?在这里?”房东太太很惊讶,“这里这么小,这么阴暗。” 他点点头说:
李晓宇被分配到办公室的时候,二十来岁,青春年少。在办公室里,李晓宇年龄最小、辈分最低,他清楚自己的处境,不计个人得失,每天抢着干活。没多久,大家都喜欢这个新来的年轻人。“小李,帮我烧壶开水。”“小李,帮我打份文件。”“好咧。”面对同事的差遣,李晓宇总是面带微笑应答。 李晓宇喜欢喝茶,茶叶成为日常所需。刚参加工作的他工资不高,所购茶叶大部分是普通茶叶。同事偶尔和李晓宇分享好茶,他笑容更加甜蜜,举止
暑假回家,马豆梗去东午台球室玩台球。一竿子挑下马小二,倍受尊崇,高兴之余把衣服忘在了台球室,衣服里装有五百元钱。 这钱可来之不易,是马豆梗打工挣来的。整整一学期,他选修课都没上,成了“马豆梗牌”洗碗机。累得腰酸背疼不说,还把一摞高档碗碟摔成一堆碎瓷,到底让人家炒了鱿鱼,赔了款才回家过暑假。 马豆梗把钱丢了,心情自然写在脸上。马豆梗的妈妈见状说:“儿呀,你不舒服?”马豆梗说:“没有,没有不舒服
千古禹歌流不尽 当万里长河夺门而出,是谁在悬崖峭壁上一刀一斧,雕凿下民族厚重的史书?这里就是古称秦晋咽喉的龙门,又称禹门口。 高原上的海子蓄满星辰,光芒倾溢出来,孕育了九曲大河,河水古陶色的容颜下,依然能听到星光的撞击。黄河奔腾到内蒙古托克托突然转折后,南下穿越晋陕大峡谷,千里雷鸣,猛浪湍流,书写完九曲中最大的一个“几”字。滔滔黄河水,穿越龙门不久,到晋南风陵渡一折,纵使眷恋不舍,亦从此东流入
一 南风是有颜色的。十三岁那年的冬天,我和母亲回到外婆家。那是一座寂静的南方小镇,冬日的阴云长久地悬在天际,像一块揉皱的灰布盖在头顶。路边的杧果树低垂着枝叶,空气湿润得让人感到微凉。跟在母亲身后穿过长长的巷子,巷子两旁的砖墙满是岁月堆叠的斑驳痕迹,连偶然飘出的饭菜香气,都似乎染上了时间沉淀的意味。 外婆的家是一座老式平房,光线昏暗,家具陈旧,地板是用红砖铺成的。母亲在厨房忙着剁鱼滑,锅铲和铁锅
很多人,一辈子只有一个父亲。而走过了五十多个春秋的我,却经历了三个父亲。三个父亲,际遇不同,性格各异,却都在我的人生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我的人生走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生父 我在娘胎里长到六个月时,母亲就被逐出夫家。母亲在娘家生下我后,生父知道我是丫头片子,来都没来看一眼。 我一直猜测母亲被逐的原因,但没有人告诉我真实的情况。我只听说奶奶非常霸道,父亲只听奶奶的,有一次父母吵架,父亲一
那是一条河岸边的斜坡,坡上有一幢不大的砖木房子,一个守墓老人独自生活在那里。他守着这一群不说话的人,为他们的墓地打扫落叶、清除杂草,有时他也站在墓碑前停驻片刻。即将到来的夜像一坛陈年的老酒,世界把整个黄昏都斟给他一个人。 太姥姥的墓地在离城区三四十里地的山坡顶上,我和母亲抵达墓地时,天色已大亮。小木屋的房门是敞开的,屋里没有人,左侧是卧房。守夜的手电筒倒扣在咧着嘴的旧柜顶上,和药瓶挨在一起。看到
七岁之前,我的灵魂都在华北平原上晃荡。世界如水,一望无际也一览无余。我是一尾鱼,一尾小野鱼,童年的生活自在。我虽渺小,微不足道,但我年幼的蒙昧舒畅如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我被爸爸带到煤矿小城读书,住在他上班的小矿院里,矿院那么小,小得没有姥姥家的麦田大,小得像一口不起眼的小水缸。姥姥惦记我,赶来看我,问道:“小脸咋就干巴巴的了?”姥姥不知道,跟在乡村撒欢自在抓蝴蝶捏蜻蜓比,这里让我皱着眉毛也缩着手
我叫阿来,生于正月初五。我懂事后,听大人说,家徒四壁的父亲在四伯母的帮助下娶到了我母亲。我的出生让父亲欣喜若狂,但也给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庭带来了压力。为了改善生活,父亲和母亲到后山的自留地砍掉了杂树,清理了野草,再放一把火,烧出了肥沃的土地。他们挖了三百多个树坑,买来荔枝树苗,全都种下了。 荔枝山成了我们家的希望,父母亲精心打理这满山的荔枝树。我从四五岁开始,每年的春天都会随父母亲到荔枝山上除草
贵妃醉酒 一生,无非江山美人。而爱情是幻术 使一些人赴死,另一些人起死回生 乾坤倒转,不过是心灵的风暴 你信了,美人就胜过江山 风暴真的来了,它是兵变、白绫、毒酒 那当年的进宫、剃度、出家 曾在天堂里运行的故事核 忽然碰上了另外的结局 可万一,万一那是另一种永生 对你来说,帝王、江山都只是 一种修辞和背景 有了红颜祸水,才有权说出诀别词 而我,把你看作一个现代白领吧
麦田与窗纱 向旅途索要一个温柔的身影 向过往索要钟表 满山的树木见我 身子也有枯枝、果实和落叶 阳光照见另一种清澈 万物青葱,允许我的目光游弋 落在海面上,热烈的雨 与吹过麦田的清风 在同一个身体里相遇 时间折叠,星辰说话 飘动的白窗纱 捕食龙与雨女孩 我们在水中恐惧,自然的低音 一款布景的多个环绕 一个瞬间伸手采摘 捕食龙不知时间调速的饥荒 人类只是迭代而
瓦当 在汉代它是瓦当,在时间深处是遮朽 对于历史,它是“单于天降”的瓦当 而今日,工匠们称它是陶 我不清楚,在古代它如何纠正雨水的偏差 庇护着众生的心跳。此时两只麻雀落在 瓦当凸起的花纹上,安静地看着檐下的 老人在自家的庭院,对着灯火开心地小酌 当绘有兽面的瓦当在历史中退场 麻雀还在树梢上紧紧地 注视着被时间压着瓦当的日子 注视着我们这些如履薄冰的人 立秋之后 立秋
东门仓胡同 一些枯黄的落叶,在老妪破败的笤帚下 被动接受这些凌乱的痛意 在墙外枝头尚遗的绿意里翻寻 可见鲜红的野果 于层层荫蔽下,交错玲珑的身影 陷入一个女子于手机寻名的沉思 而光线微颤仿若有一种奢靡的沉醉 就好比光辉是涉尽黑暗磨难后的伟大显像 此时的红果妩媚的容颜恰似玫瑰布满荆棘 南门仓胡同 东城环卫的门口,几辆绿色的小车停着 它们罗列着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标准 他
暂居乡间 时间没有表情地滑行,指针枯寂 擦拭着日子流逝后的灰白痕迹 我看到麦苗顶着初露跳起集体舞 我走过村道,椿树叶在脚下沙沙作响 斑鸠在悠闲散步。植物与动物 都不用标记时间,也无须闹铃打断夜晚的梦 秋天收留了喧嚷,人间因而沉寂 这沉寂中,我看见了万物线条的底色 在宽广里聆听万物低吟浅唱,迎面而来的 每一页风都是史诗般的篇章 栗子的生存经验 这些隐居山间的大乔木,叶子
春天里读诗 似一柄快刀,还未感觉到疼 人已血流不止。在春天的小院 目光投影在忧伤的诗行,平静的内心 蓦地冒出一口口悲伤 春阳明明刚与我对过眼 海棠花也冲着我微笑 一切如常,没有半分预兆 难道我的铠甲,不过是贴着 励志标语的纸?一首诗行 就能将它轻轻撩开 在彭镇古街晒太阳 坐在彭镇古街的竹椅上 老物件与盖碗茶、布招与小天井 轻轻松松把人带入旧时光 上个世纪,再上个
彩扎 纪岗街,从古老的作坊跃出 乾隆年间的彩扎,仍在黎氏指尖沙沙作响 复杂的扎、扑、写、装。一千三百个坚固扎点 多像狮头神秘的密码 谁能装配出吉祥,狮头有月光的鬃毛 迷人的镜像里,一头狮子走入我的视线 用魂,修修补补打瞌睡的精神 那大红大绿的色相附着驱邪镇妖的 深厚功力。点睛的狮头有炯炯有神的目光 纸扑艺术的身上看见美好 彩灯 节日孵出的彩灯,大街 小巷,浮现八百年
草稿 露珠是最后一枚纽扣别在胸口 蝴蝶正试戴新打的领结 风的手指绕过叶脉,缝补被冬天拆散的针脚 阳光熨平褶皱时,蚯蚓在深处校对根系 雨滴的图钉将绿意摁进地平线装订线 蚂蚁们搬运着花粉的标点 我以整个三月为草稿,书写时 时针陷进年轮的迷宫 春天正从我身体里抽出一支铅笔 等待解冻的标点 冰在玻璃上练习书法时 候鸟的句读正被北风删改 路灯是尚未熄灭的火苗 悬在十二月的句
1 石子在草丛里,不说话 它忘记了多种语言: 人语,车语,云语 它已听不懂的鸟语,每次嘶鸣 都让它心惊,让它想起 自己也曾经差点长出翅膀 现在它只能明白 时不时用臂弯撩它的草语 但它不想理会 它知道,陷入草色 是陷入更大的寂寞 它给自己上了一层保护膜 它曾经多么想用自己的 母语蘸上精油精彩绝伦地 在空中描述世界 但它只是一颗石子 要承受作为石子的命运 每次蜕变只
在当代招贴设计中,文化符号的再诠释与时代主题的融合始终使创作者面临挑战。吴红梅创作的《向海图强》系列招贴设计作品,以广西民族文化元素为基底,围绕平陆运河工程展开,组成了一段兼具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视觉叙事。 该系列作品由《方向》《四海》《宏图》《自强》等四幅既独立又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作品构成。 《方向》寓意文化根脉的走向。通过绣球、海浪、龙等基本元素,表达中华文明的图腾力量,将中华文化基因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