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100天,父亲就被派到国外公干,一去就是两年。母亲上班很远,早出晚归,把我托付在姥姥家。我感觉和母亲的亲密程度好像还不如和胡同邻里中的那些大姨小姨。所以,一直到初中,我和父母的关系都淡淡的,觉得他们不喜欢我,对我只有严格的要求。 高中的一个暑假,我在抽屉里发现了一个非常小的蓝色小本子。打开之后,我发现那是母亲抄录的当时她和在国外的父亲的通信。于是这个小本子就成了我那个暑假的假期读物。在那些
孕期是一段充满着惊喜和期待的旅程。在这个阶段,孕妈妈吃进去的每一口食物都是对宝宝的关爱与和呵护,那么保障孕期的饮食安全就变得至关重要。 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通过饮食进入人体、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的一类疾病,都称为食源性疾病。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孕妈妈而言,在饮食方面可千万不能大意,因为稍不留神,那些致病因子就会悄悄地潜入身体,危及到宝宝的健康。 弓形虫 在
转眼间进入到第9个月,宝宝的成长仿佛按下了加速键,他经常会化身为活泼好动的小小探险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探索世界。 解锁爬行技能 9月龄宝宝已经能从躺着的姿势自如地转换到坐姿,甚至不需要支撑就能稳稳坐着,再也不会一推就倒了。而且大多数宝宝已经学会了手膝爬行,有时他们能从客厅爬到卧室,把家里考察个遍。 陪着宝宝一起玩 障碍爬行:尝试用枕头在地板上给宝宝设置一些障碍,让宝宝主动想办法翻越过去。
体检报告是反映孩子健康的“晴雨表”,可是有时家长在面对着报告上的医学术语和图表曲线总会觉得有些迷茫,甚至产生不必要的焦虑。这次,让我们一同来破译体检报告里的“健康密码”吧! 每位家长拿到孩子体检报告时的心情无疑是既期待又忐忑,这份写满数据和结论的报告是反映孩子健康成长的“晴雨表”,蕴含着重要的健康信息,可是当家长面对复杂的检查结果有时也会有些摸不着头脑。因此,这次我们邀请到儿科医生来帮家长解读体
你是否在盼望中, 收到一封来自家人的书信? 你是否也曾提笔, 将心里话写给遥远的亲人? 你是否还珍藏着, 孩子小时候塞进你口袋的稚嫩纸条? 又或者, 你正想写下第一封信,告诉那个小小的人: “亲爱的你,爸爸妈妈有话想对你说。” 家书,不一定是长篇大论, 也可能是一张便笺、一页日记、一段语音文字。 它承载的,是爱的确认,是成长的见证, 是在某个深夜,把说不出口的话, 一笔一
也许家书已经像文学,像小说和诗,变得不再是旧日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成了一种凝结时间和升华心灵的事物。 载体在变,可想念一直没变 中国古诗里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自古以来,孩子长大,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总不免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到外面去生活。于是,就有了亲人之间的两地相隔,孩子想家,而父母也念着在外的儿女。 前几年有本叫作《喜》的历史书,书写的就是两千多年前的秦代
在我看来,纸质书信总是带着前信息时代的浪漫,并且承载着独特的思想内蕴,它有着比电子文档更浓烈的情感表达,一笔一画皆是溢出来的情意。 家书是储存记忆的容器 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那是一个未曾被互联网覆盖的年代,写信是当时唯一的通信方式。我时常在想,汉字作为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是一种近乎永恒的存在,当那些横平竖直的文字落在信纸上已变成我生命里的一抹痕迹时,真的很美好。 感受家书的重
一封信,一段话,父子间的光阴在字里行间静静流淌。 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写在儿子高考前 高兴,记得余秋雨先生谈到你爷爷(高玉宝)写的“我要读书”时说的话吗?他说:“‘我要读书’中的‘我’字已不再仅仅是个人,而可以指称大连,甚至指称我们整个民族,是的,分明是整个大连,整个民族在呼喊:‘我要读书!’我们大家注定要在这种齐声呼喊中跨过世纪的门槛,走进21世纪。世纪的门槛很高很高,粗粗一看,那里已经快
好奇的萌芽 午餐时间,孩子们正在吃水果,乐乐突然举起一颗苹果种子问:“老师,这颗小小的种子是怎么变成大苹果树的呢?”这个问题立刻引发了其他孩子的兴趣,大家纷纷围过来讨论:“种子需要喝水吗?”“ 它会不会怕冷?”看到孩子们对种子充满好奇,我决定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在班级的自然角投放了各种种子(如绿豆、向日葵种子等),并准备了种植工具和观察日记本,鼓励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种子的秘密。 探索与发现
孩子们对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尤其是像泥土这种充满变化和探索可能的材料,最能点燃他们的好奇心。面对搜集来的泥土,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有的轻轻触摸感受其质感,有的兴奋地扒开泥土中的小石子,纷纷叫嚷着想要用泥土做点什么。 泥土里都有什么秘密呢? “老师,泥土为什么有的干有的湿?”“里面黑黑的小点是什么呀?”“我们能用它做些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像小泡泡般冒出来,每双眼睛里都写满“我想知道
家长的困惑: 我家乐乐很内向,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好像也从来没有问题。他总是选择自己会做的才愿意动一动,要是没做过的、有困难的,他就表示完全没兴趣。怎样做才能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激发他的好奇心呢? 家园常沟通: 老师注意到,乐乐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就常常表现出心不在焉的状态。在集体互动环节,乐乐通常对周围环境显得很漠然,缺乏主动探索和提问的意愿。尤其在区域活动或自主游戏时间,他倾向于选
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要多提供交谈机会,同时引导孩子懂得:向他人提问时,需判断时机是否恰当、方式是否得体、语气是否适宜。这既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又能有效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目标: 掌握问问题的基本要求,能在生活中用礼貌的方式向他人提问。 乐于主动思考,大胆提问,养成好问好学的好习惯。 技能口诀: 想想问什么; 选个要问的人; 人家有空再提问。 培养重
很多时候,成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在“奖励”孩子的坏行为,也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坏习惯。让孩子接受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结果,才能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心理困扰:孩子这毛病哪儿来的? 这天,我接待了一家祖孙三代的预约来访:奶奶、妈妈和一个小男孩。 见面后,寒暄之中我不经意地观察着来访者们。我发现小男孩的言语、行为、表情,一切都很正常。但是,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奶奶手里拿着个食品袋,里
开学后,孩子们在幼儿园里进行着丰富有趣的活动,体验自然和自主游戏几乎是他们每天都在做的事。在自然里认识多样生物,孩子能慢慢读懂生命的独特与珍贵,将自然保护的意识深深扎根;在游戏中自主探索、互动协作,孩子的表达能力、创造力与合作力也会悄然提升。可见,作为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媒介,自然与游戏正以最贴近孩子的方式,为他们的成长铺就坚实而温暖的底色。
自然不应只是幼儿园草坪边那一排银杏树,而是要勇敢打开环境的边界,去拓展一切可触可感的自然场域。但自然教育拓展的不只是空间,更是孩子对生命的敬畏以及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这便是教育最动人的底色。 孩子们是如何看待生命的? 那天,我们去户外捡秋叶,小茜看到一只小蚂蚁,吓得赶紧跑开了。而小辰则冲过去一把抓起小蚂蚁,结果弄断了蚂蚁腿,还笑着喊:“它跑不动啦,我抓住它了!”在幼儿园里,以小茜为代表的害怕昆
游戏作为促进儿童自主探索与认知发展的重要形式,通过图文记录、感官体验及材料重构,不仅让游戏质量得到了提升,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更丰富的感知、更深度的参与,实现体验与成长的双重进阶。 争执变合作: “图纸沟通”让孩子学会倾听与合作 在游戏中,孩子难以用语言完整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时候可以引入图文记录的方式,这不仅是观察的工具,更是孩子自我表达和理解世界的一种多元方式。 一次,在我们班的“
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 父母恩爱铸根基 真正的爱不是父母放弃自我成全孩子,也不是孩子委曲求全迎合家人。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各自在边界里做好自己。像星星一样,既彼此照耀,又保持着让对方舒服的距离。 父母不妨在孩子面前秀秀恩爱,这样孩子会更有安全感,会有更好的性格和人际关系。建议父母、祖辈每月安排一两次独处时光,看电影、逛街等,让家庭
“家长微信群”是一个和家长最直接的线上沟通方式,我们将传统的通知渠道改造为新的沟通桥梁,记录孩子们在幼儿园微小而闪光的“小确幸”时刻,让这方寸屏幕传递教育的温暖与智慧。 看见真实,打破完美滤镜 以前我们认为,群里要多发孩子的笑脸,其实真实的童年从不只有笑脸,泪水、纠结、探索同样是成长的珍贵印记。当蜜蜜因想妈妈哭泣,昕昕安慰她的那一刻,老师写下名为“小确幸之守护”的故事与家长分享,并写下评论:“
很多家长都有亲子沟通、家庭关系、孩子的抗逆力培养和规则意识培养等困惑,幼儿园发挥专业优势,与社区一起开展了“新芽”共研社,为家长提供育儿的科学指导。 三步解锁“情绪密码” 当孩子吵闹时,家长该如何稳住情绪巧妙处理,同时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呢? 第一步:避免自己的情绪化指责。先倾听孩子并给予共情,之后引导孩子思考解决办法,发展反思能力。 第二步:持续关注孩子表现,及时鼓励优秀行为,激发孩子的内驱
在“双减”政策不断推进的当下,孩子的教育有了新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至关重要。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以破界思维,打破隔阂,凝聚合力,为其茁壮成长提供滋养。 学校是孩子汲取知识的主阵地,老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架构师”。老师不仅要教好课本知识,还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班级学习小组群、年级交流论坛等云端平台。同时联动家长,引入社会力量,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成长资源。家庭
东城区建立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学区分中心、学校三级的1+8+X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作为北东学区分中心,为学区内各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服务支持。北东学区共有12家教育单位,涵盖中小幼不同学段。分中心职能定位落实区中心工作,指导协调学区内各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往往呈现出“学校讲,家长听”的单向模式。学校作为知识的主要输出方,将教育理念、育儿知识传递给
当孩子们兴奋地描述亲手泛制一颗传统药丸的神奇,或是展示自己绘制的中草药画作时,您是否感受到他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这些变化的出现,源于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精心打造的教联体新生态—让大学、名企、研究院所乃至国家大剧院都成为孩子成长的广阔天地。走出校园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众多“教联体”新生态资源中,百年老字号同仁堂以其厚重的底蕴,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独特的文化之门。校园里,中医药历史与“百草斋”展区
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吗?博物馆可以成为学校课堂的重要延伸;馆校合作,可以为孩子打开沉浸式学习的大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积极探索与博物馆深度合作,为孩子们创造了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馆校联合开发特色课程 学校和博物馆专家共同设计课程,使博物馆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参观,让孩子们带着学习任务探索展厅,进行跨学科小组研究,进行微项目研究、做数据分析……在实践中把知识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特别的“双师课堂
任何教育理论的实践,都要建立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特殊保护和优先保护是未成年人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重大责任。 陪伴小外孙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因为他两三岁时已经太能折腾,并且危险意识淡漠。 精力旺盛的“小英雄” 在家里玩的时候,他经常不走通道,而是从沙发靠背翻越过去,像小猴子在树枝上跳来跳去一样灵活。或者从沙发缝隙中钻出去又钻进来。他也喜欢跳上我们的床,把我们的被子和枕头乱
集市是独属于家乡的记忆符号,它如同一幅流动着的生活画卷,记录着真实而又温馨的人间。这次让我们跟随书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来自不同地域的烟火气息。 正是江南好风景 《荷花镇的早市》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蒲蒲兰) 翻开这本书,好像踏入了一幅古老的水墨画,波光粼粼的湖面、摇曳生姿的荷花,当然最热闹的还是岸上的集市:这里有热气腾腾的早点摊,刚炸好的油条香气扑鼻;有忙着吆喝的鱼贩,活蹦乱跳的鱼儿在水盆里
您可以将与孩子共读之后的故事和感想发送给我们,我们将择优刊登在杂志上,并将在年终评选“阅读小博士”,为小朋友颁发奖状和奖品,资深的读者还有机会成为父母评审员代表,参与童书排行榜的评选!评选时间:投稿常年有效,10月份进行评选及揭晓。 参与方式: 将稿件发送至小红书后台。 编辑 特别推荐 《失物博物馆》 科学普及出版社(中科羲和) 玛丽娜总是喜欢丢东西,有一次她又不小心弄丢了她左手的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