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体叙事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不仅关注身体的生理特征,更侧重于身体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社会和文化内涵。莫言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历史书写,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充满民间文化意味的身体书写是莫言小说叙事风格的一大特点,莫言的《生死疲劳》主要围绕主人公西门闹及其六次转世投胎的经历展开,小说中的动物与人的形象特征符号、身体受虐与承受的叙事表达、身体叙事与性别政治是身体叙事在小说中的三大面向,
【摘要】叶广芩的小说《采桑子》是对贵族家族史和日常生活的书写,贵族的文化记忆和音乐性的特征在小说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作者注意到京剧在金家文化记忆中的作用、王府女性复调式的声音、女性欲望隐晦的表达、对满族家园和生命轮回的集体记忆的书写等多个方面,叶广芩将笔触放置在人物的生活情感与喜好中,深情真诚与冷漠反叛同时构成了这部复杂的家族史书写。作者在充满京味的语言中,不刻意批判,而是展现了深厚的家族记忆和女性
【摘要】《戴花》作为一部摹写新中国工业史上两代工人奋斗历程的小说,作者并未意图成为宏大历史叙事的代言人,而是另辟蹊径,从微观历史层面介入普通工人群体,将目光置于平凡的个体生命的真切体验中,以个性化的私语书写重塑大众心中的工人形象,萃取出工业建设时期父辈们前赴后继、乘风破浪的精神图谱,传达出劳动美学的价值建构和信仰至上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戴花》;个性化形象;劳动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摘要】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以下简称纳博科夫)是一位将俄罗斯文学之魂与美国文学精神交织于一体的俄裔美国作家。他原先是俄国的贵族阶级,后因俄国革命的影响,开启了长期的流亡生涯。受自身经历的影响,纳博科夫在其小说中创作出了典型的“俄裔流亡者”形象,《机缘》便是其众多短篇小说之一。在《机缘》中,纳博科夫通过对暗恐的书写实践,以“柏林—巴黎”这列火车为空间承载,从非家幻觉、复影及衔接空间三方面创造出了暗
【摘要】《白鹿原》是后革命时代重述革命历史的经典之作。陈忠实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远大的现代意识,在儒家伦理本位与阶级革命本位两种价值选择视角中切换,塑造了两类反抗者形象。在内生与外生危机的驱动下,白鹿原的子辈们以个体灵魂裂变为代价,求得解放和救赎。但在历史的风云变化之中,无论是被伦理无情挤压的反抗者,还是主动选择出走的觉醒者,在伦理重压下与时代更迭中,都落得了悲剧性结局。 【关键词】《白鹿原》;反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该小说自出版至今引起广大读者经久不衰的评论和争议,其具有的震撼性的悲剧力量至今感动着一代代读者的心灵,其深刻的主题和复杂的人物性格也一直是文学分析的热点。本文从约翰·鲍尔比(Bowlby)的依恋理论出发,为解读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及情节进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希望能对《呼啸山庄》的悲剧主题研究提供补充与深化。 【关
【摘要】刘禹锡流离漂泊的生涯中经历了不同空间地域的转换,从而触发了诗人对诗歌的创新,其借鉴民歌的内容和形式,融合文人诗,创造了具有民歌化倾向的《竹枝词》等作品,丰富了中唐诗歌题材。以诗歌地理书写为切入视角对中唐诗人刘禹锡的民歌体诗歌进行解读,探讨此类诗歌所呈现出的创作风貌及其内外成因,对深入理解刘禹锡诗歌创作特色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地理书写;刘禹锡;民歌 【中图分类号】I207
【摘要】探析汪元量在词中构建和描述的地理空间,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其词作地丰富内涵、词人的生活轨迹和思想性格。汪元量的词囊括了临安、燕赵、江南三个地理空间:临安是其出生地,细腻婉约的江南文化形成了汪元量词早期纤巧柔婉、华美流丽的风格;去国离乡,北上燕地的痛苦经历则激起了汪元量沉痛的爱国情怀,形成幽忧沉郁、质实悲切的风格特点;老以黄冠重归江南,游历匡庐彭蠡,是北面全尸,椎心泣血之后的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