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俗事物方面,阿拉伯人很快就把他们所征服的地方的文化接受下来。在哈里发国家,犹如在拜占庭帝国,古代世界文化未曾严重中断,并且还有了发展。宏伟的建筑物和壮丽的宫殿建造起来;船只往来于地中海;商人冒险越过沙漠和横渡印度洋;宗教人士和学者远隔数千英里互通书信;开征租税,实施法律,维护各省秩序。科学方面,阿拉伯人不仅向希腊人学习,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翻译了希腊的科学文献,正是由于借助于这些中世纪的
在埃及出土的那尔迈调色板是一件精美的小型浮雕,外形是一块64厘米高的扁平罐形岩石板。该调色板的年代断定为公元前3100年,为距今5千多年前的文物,现藏于开罗博物馆。这个调色板最让考古专家瞩目的是,它上面所刻的正面那尔迈所戴的是象征上埃及的白冠,背面所戴的则是象征下埃及的红冠,红白两冠集于一身,是埃及大一统的标记。由此,考古专家推断,调色板是那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结束分裂的实物证据。 调色板正面可以分
◀ 素养夺标 ▶ 1. 了解古代西亚、埃及、阿拉伯的文化成就,认识其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 2. 对比西亚、埃及、阿拉伯等区域文化的异同,理解古代人类文化的多元性。 ◀ 本课必备 ▶ 一、古代西亚和古代埃及文化 二、阿拉伯文化 1. 阿拉伯帝国的地理范围:7世纪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 2. 阿拉伯文化的形成 (1)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征服地区的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右图的楔形文字泥板文书记录了苏美尔人神庙每天分发食物的情况,这一文物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 A. 古代西亚文明 B. 古代埃及文明 C. 古代印度文明 D. 古代美洲文明 2. 亚述帝国宫殿墙基上的雕刻是一种艺术。雕刻图案或为穿盔甲的射手射箭之状,或为战马奔腾之状,或为俘虏遭受残杀之状,或为大兵攻城之状。由此可见,亚述帝国( ) A. 文明随战争而对外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这一课的知识点比较零散,在学习这一课时,可以运用比较法,准确把握本课内容。本课涉及三个地区的文化,一是古代西亚文化,二是古代埃及文化,三是阿拉伯文化。 一、文字、文学是三大文化体系的交集 文字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文学作品是特定时期文化的反映,也是不同地区文化的重要表现。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这一文字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他们还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解答历史选择题至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对选项进行判断。那么,怎样对选项进行判断呢?比较科学的做法就是针对选项进行设问,然后阅读题干材料查找相关证据。题干材料能够为设问提供佐证的,即为正确答案;反之,即为错误答案。当然,如果我们能够针对同一选项的不同部分进行精细设问,将会进一步提高判断的准确率。 典型例题 阿拉伯帝国时期学者花拉子密(780~850年)汲取印度、波斯和希腊天文历算的相关成就,参照新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