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民族走向现代经历了主体性迷失、适我性选择和为我性开创的过程,其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两个不走”与“四个不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以国家安全为前提的现代物质文明和现代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这种形态既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既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政治主体性和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主体性,也充分彰显了和谐密切的党群主体间性、团结统一的民族主体间性
〔〔摘要〕〕 理解是认识的一种形式,是将感性信息上升为理性一般,从而实现对被解释项从现象到本质的把握的实践活动。任何知识都需要“理解”,并借助于“理解”,达成对其本质的把握。“理解”是高层次的认识,其本身也是可以分层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理解”。基于“理解”的内在逻辑,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可以分为实践性理解、解释性理解和概念性理解三个层次。其中,实践性理解是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经验而获得的
〔〔摘要〕〕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市场化的机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分布在乡村社会中的规模较小、形态灵活的小微养老机构是机构养老的一种重要类型。本文基于河南省S县三个村级小微养老机构的田野调研,发现嵌入性是乡村小微养老机构良性运行的关键机制。嵌入性体现在经济嵌入、社会嵌入、价值嵌入和情感嵌入四个层面,并分别从价格优势、社会信任、价值满足和情感回应四个方面回应了农村老年人及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界开始对“东方美学”进行探讨,并明确提出了“东方美学”的学科概念,做了一些学理建构上的设想。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东方美学史”著作具有填补空白之功,但未能提炼出属于东方美学的特有概念范畴并形成学理体系。回顾四十年来对东方美学的探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东方美学”是西方美学所界定的那种“美学”吗?(二)“东方美学”是否等于“非西方”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