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中国政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路径是其历史回溯在不同维度上的经验表达。从结构、形式、目标、功能四个维度出发,统合从政治框架到政治形态、从阶级政治到制度政治、从争取独立自由到建设美好政治、从战时政治到开放政治四条线索,有效形成历史发生语境下新时代中国政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路径。 关键词:中国政治文明新形态;政治形态;政治功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价值与情感是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大一统”价值沉淀和“家国同构”的情感烙印,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和平与发展”的价值沉淀和“亲仁善邻”的情感烙印,都充分印证了这两个共同体所蕴含的共同价值关联和情感依恋。这两个共同体中的价值关联和情感依恋,可视为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层面,它们在共同体的发展中
摘 要:创新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时代新征程,要以全方位、全领域、深层次的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精神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意蕴,要以改革精神、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卓越精神等精神特质共同激发现代文明形态的创新活力。同时,创新精神以其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价值方向、提供坚实保障、厚蓄精神底蕴,彰显其价值旨趣。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摘 要:作为新时代党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使命的生成,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长期的历史积淀、坚实的实践基础和强烈的现实需要。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使命的生成进行深入系统的学理剖析,有助于提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自觉性、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使命;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记忆中那些蕴含道德精神、道德价值、道德情感、道德实践的道德精华,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持续发展的道德之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根植于中国共产党集体道德记忆之中。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辉煌奋斗史,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优良党德传统,确证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与强烈的历史担当。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
摘 要:网络空间形塑的全新传播语境推动了舆论传播样态、传播范式与传播规律的全面变革,意识形态领域“舆论先行”的风险愈加凸显。新传播语境下,非理性舆论导致意识形态面临传播场域失控的“迟滞效应”风险、话语内容失真的“晕轮效应”风险、价值认同失序的“中空效应”风险和行为底线失守的“极化效应”风险。为此,防范化解新传播语境下非理性舆论的意识形态风险,要注意提升防控能力、强化内容管理、凝聚价值共识、健全保障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高度和谐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内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多重向度。从逻辑关系上看,“人的本质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人的需要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人的动力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人的发展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归旨。从价值维度上看,中国式现代化高度观照“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向度,五个本质特征彰显人的主体本性、合
摘 要:面对当代资本主义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和西方绿色思潮的理论诘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深层批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科技批判理论。就价值维度而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联系起来,反对“控制自然”的观念和消费主义文化,为科技的生态转向奠定了新的人性和道德基础;就制度维度而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指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主导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