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 隧道(素养对接——时空观念) 史料 探究(素养对接——史料实证)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李约瑟问题其实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欧洲经历了一千年宗教的黑暗时期,希腊、罗马的古代典籍也被欧洲中世纪的焚书毁灭,欧洲从阿拉伯帝国保存的希腊、罗马古籍复兴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消化吸收了中华文明
2011年3月,英国央行把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的肖像印在新版50英镑纸钞上,货币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金融工具,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两个历史人物为何能登上英国货币呢? 瓦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改良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迈入蒸汽时代。马修·博尔顿是让蒸汽机得以量产的企业家。 对于瓦特,大家比较熟悉,发明改良的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最伟大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博尔顿大家可能比较陌生,
一 内涵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生产方式来看是指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生产组织形式来看是指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生产动力来看是指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电力。 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于英国,19世纪中期英国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张到欧洲大陆和北美。 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
原因类材料选择题在解题时可遵循以下步骤:一是精读题干,明确题干主旨。二是细审角度,明晰考查方向,如主要和次要、主观和客观、根本和直接、内因和外因等。三是聚焦选项,判断结论正误。四是区分主次,辨析因果关系。主要是辨析选项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是否相符;选项与题干之间是否存在因果逻辑关系;选项与题干主旨、考查方向是否契合。若存在两个以上选项与题干因果关系成立,还需区别原因的主次。 典型例题 有人描写19
◀ 素养夺标 ▶ 1.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社会因素,树立唯物史观。 2. 梳理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3. 从阶级结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等视角,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 本课必备 ▶ 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1)主要原因:国内外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下表能够反映出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 A. 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浪潮 B. 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 C. 成为世界工业品重要出口国 D. 工矿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 美国商人罗威尔利用访问英国的机会,将英国新式织布机的技术引入美国,于1813年制成水力织布机,并在马萨诸塞州开办工厂。罗威尔的这一做法( ) A. 标志着美国工业革命的起步
第9课 基础训练 1.C 2.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杰斐逊认为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对它的认同,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反映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这体现了杰斐逊希望通过签订契约来构建社会和国家关系,这说明美国建国者深受社会契约论影响,故选D项。 3.D 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人民面对外部侵略,纷纷组织义勇军保卫国家,这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马赛曲》作为义勇军的战